
锤子手机创始人罗永浩和独立评测机构 Zealer 创始人王自如的现场对质,今晚如约进行。作为新生的手机品牌,锤子和罗永浩凭借“情怀”、“认真”、“工匠”等标签夺人眼球,生生在本已是血海的智能手机行业杀出一条路。而 Zealer 和自如也在近两年的手机评测中凭借“专业”、“客观”等标签,成为最具影响力的评测机构之一。
视频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YyNzAwNjky.html?f=22785246
此前,在微博上两人的关系非常密切,友好。然而,随着 Zealer 方面锤子 T1 评测视频的出现,两人关系迅速恶化。据网友称,这一视频的整体评价对锤子而言相当负面,而一句“你可以认真,但不可以任性”更是将两人关系推向了剑拔弩张的境况。
有网友和业内人士怀疑,Zealer 因为接受了小米、OPPO 等业内手机企业的投资,而做出了负面的评测。而 Zealer 和自如本人则明确否认这一猜测。
到底评测客观与否,背后谁是谁非? 笔者不去揣测动机,本文将原样总结这场对质中的十大关键信息点,交由网友判断。
1. 整体观感:老罗强势且逻辑完整自如谦逊无从辩解
在整体这场对质中,很明显可以看到罗永浩掌握了节奏,并且逻辑完整,准备充分。从大纸板 PPT 中可以看出,罗的思维逻辑是,首先摆明自如的评测没有那么专业,有硬伤的地方很多,其次,摆明 Zealer 视频有故意“黑”的嫌疑,再次说明 Zealer 投资方均为手机企业,不可能客观,同时攻击 Zealer 维修服务为从灰色渠道订货,有违法之嫌疑。
而在自如方面,开头谦逊应对,后来没法掌控辩论的局面。在一次次的被打断中,以及跟着老罗的逻辑走的过程中,到最后无从辩解。
2. 输不起的辩论以及对质的意义
对于同样标榜理想主义的两家企业和两个人来说, 这场辩论两边都不能输,如果输了,老罗输的是产品,王自如输了就是评测的价值没有了。两者也在各自的立场上为自己辩护。
而对质的意义,正如美国“总统辩论”的意义一样,谁都没法说服谁? 最关键是,说服电视机前的观众。这场对质,最关键是跟电脑前的网友说话。
3. 锤子的易碎性
对于这一点,老罗痛快的承认锤子是目前最易碎的手机之一。自如认为,锤子应该改进其坚固性,而老罗坚持认为为了美观,易碎性不应该成为一个手机好坏的评测点,并且拿 iPhone 4 来举例子。
4. 机身结构海绵和散热问题
自如在评测视频中认为,机身中的海绵阻碍了机器的散热。而老罗认为,海绵的增加反而恰恰增加了热量的传导和散热效应。
5. 排线和组装工艺复杂度
自如在评测视频中称,机器中排线存在折两折,导致装配复杂。而老罗则用富士康的案例称,现代代工厂会有专业的设备来解决这些问题,不会增加复杂度。
6. 静电问题
自如拿出检测报告称,锤子手机的防静电达不到国家标准。老罗表示,这一问题需要回去确认研究,如果真的有问题,那么承认错误,改进,并且保修到底。
7. 屏幕可视角度悬疑和亮度问题
在此部分,老罗称自如用拍摄角度来故意“黑”锤子。同样的 JDI 的屏幕,三个拍摄的角度不同,导致锤子在最不利的位置上,从而诱导用户形成错误的判断。而自如表示,这是工作人员的无心之过,同时坚持认为锤子屏幕的可视角度不如评测中的其他机器。
而同样的关于屏幕亮度问题,自如认为锤子手机水准不好,而老罗认为他们已经是用的除了苹果三星外最好的屏幕,没有问题。
8. 相机白平衡和紫边问题
老罗表示,相机自动算法是有很大的不稳定性的。评测人员刻意的换角度,可以得出有目的的结果。对于这一问题的争议,将由实际的实拍来验证。
9. 关于独立和第三方
老罗披露 Zealer 投资方为小米、OPPO、VIVO、金立四家国产厂商,既然有厂商投资,就不是独立、第三方。而自如坚持认为,因为厂商没有投票权,Zealer 是独立的。
10. 关于灰色渠道和商业道德
老罗指出 Zealer 维修服务所用的配件,为从苹果灰色渠道拿到的,而这一做法是违法的。而自如认为目前行业现状如此,他保证从供货商拿货是合法的,至于供货商是怎样的灰色渠道,他没法控制。
于此同时,老罗说锤子当时请 Zealer 做付费的咨询顾问,指出了不少问题。后来说没有问题了,然后接着做视频评测指出新的问题。对此,老罗说这一做法是违反商业道德的。

罗永浩和王自如辩论中,老罗的逻辑是否有问题,是否在诡辩,体现了哪些辩论技巧?
来自知乎阿九的评论:
对了那些问我这个问题是不是个人看法的,我的答案是是,这挺明显了。另外有人说我是水军的,你觉得我是那我就是,虽然我从来不用小米手机也从来拿王自如的测评视频看热闹(毕竟我又不是做手机的)。动机怀疑论在哪儿都不缺,而且这玩意儿就没法自证清白,你爱说就说去呗。
还有那些问我怎么不说王自如不行的,他自然辩论技巧很弱,其实可以写在后面的——但尼玛这个问题问的是老罗的逻辑、技巧你眼瞎看不见啊?
所以在这儿我可以先把「怀疑动机」这个大杀器提前说。
你喝酸奶时候裤子上溅上一些,于是你下床到书桌前抽两张纸准备擦一下,但就在这时候你舍友推门进来了,你猜他怎么想?没错儿,他肯定以为你撸了。你解释么?不解释的话,他就觉得他猜的没错儿了;你要解释的话,他更会觉得「你要没做什么的话那你解释什么啊?还是有鬼吧」。
所以「怀疑动机」很简单,你只要假定对方是有目的的,那么你在对方的任何行为里都能找到他为完成这个目的而进行的迹象,然后提出来,等对方自证吧。如果他接受你的质疑并自证,那他就是在给自己这个目的找推脱的借口;如果他不接受你的质疑,哈哈哈那他肯定就是被你说中了呗。
比如我嫌答案下垃圾评论太多,设置成只有我关注的人才能评论,有人就质问了「哟,你要心里没鬼的话干嘛设置成只有自己关注的人能评论?」呵呵我去你大爷的,我都没设置任何人都不能评论,你说你急着下什么定义啊。
只是我觉得,这得多不要脸的人才会喜欢用这种方式去看世界啊。
我以前回答过一些诸如黑色方法之类的玩意儿,实话说这些手段也就在脑袋直的 IT 圈里能耍一耍,在诸如官场等地方这些简直就是小孩子的把戏,但我还是觉得在这个答案下把罗永浩的一些手法写一写比较好。
先下个结论——老罗赢了嘴炮输了人心。
如大家所见,这根本不是辩论,这是一个流氓在调侃一个书呆子。
然后给题主答案:
1. 老罗的逻辑可以说有问题也可以说没问题,看你从哪个出发点来看。
说白了他跟王自如两个人是各执一套逻辑,王自如讲道理摆事实,罗锤子强行梳理逻辑迂回打击。王自如的逻辑只做了两件事:1 我要证明你的手机这里的确有问题、2 我要证明你说我有问题是错的。老罗的逻辑是这样的:能避就避,避不开就绕,绕不开就转移注意力,都不行的话就以最小的代价承认并迅速转移话题。
2. 任何没有与对方出发点达成一致而进行的「辩论」都会演化成诡辩。
3. 技巧有,但不是「辩论技巧」。
如匿名用户所说,请不要侮辱「辩论」,一种是有礼貌的交流,一种是要求对方对自己有礼貌但自己对对方没礼貌的打压。
再说说其他的:
0. iPhone 跟你有个屁关系。
这个问题是大家早就发现的问题了。在谈情怀,谈设计,谈这谈那的时候,就总拿着 iPhone 做对比,比如碎屏,iPhone 在 2007 年出的时候不也碎屏?但遇到某些问题没法拿 iPhone 当挡箭牌的时候,万能挡箭牌就来了「我们一个没有硬件经验的初创团队 balabala......」嘿你这时候就不口口声声自己是东半球最好用的手机了。
1. 话语套路。
「你说我们手机的这儿这儿有问题没错儿, 这个也是我们一开始就发现了的,但是 balabala 我们考虑这个衡量那个,你再看看 xxx 手机(注意这时候他就不拿苹果说事儿了)balabala,综上,我们是经过了很大的努力和取舍、为了广大用户们考虑,才最后定型成现在这样子的。」
总之就是坏的地方自己主动打脸获得理解(大众同情弱者嘛),好的地方拿其他垃圾手机对比(田忌赛马),但在精神上处处追苹果(本来精神这玩意儿就是虚的嘛)
2. 抠字眼,避重就轻,避实就虚。
静电击穿的问题,罗锤子抓住不放的是王自如说错了,因为不是「击穿铜线」因为铜线是不会被击穿的。但是他避开了一个重点——不是击穿铜线,那击穿的是什么?是 PCB 上的元器件!这个更要命,但他完全没有谈下去,而是逼着王自如承认自己说错了就截断了。
罗锤子遇到所有客观实际问题的时候都会尽量找各种借口绕开,唯独抓住对方一些不可避免的主观判定去单点击破(比如三台手机测色彩肯定是要有一个不好的摆放位置的啊)。
3. 偷换概念。
在对峙背板中间隔热问题的时候,他提到「如果直接贴上去的话会导致手机某一点集中发热量巨大」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让发热量散开」。
但问题是他避开了「锤子手机发热量巨大」的事实,不谈各手机之间的数据横向对比,只做自家手机上的相对衡量,怎么都不会有对错的差别,因为只有哪个更好的区别。
你不妨想想这种说法:「我们进行散热上的优化后,手机后背的最热点温度下降了 10 度,所以选择了这样做」——但是即使下降了 10 度你手机后背依然是平均 45 度的结果,而其他手机温控都是在 42 度上,所以你做的更好?道理不能这么讲的。
4. 说话喜欢打断对方思路,把观众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话语上。
我删掉了这一段,我才不告诉你怎么对付这种人呢。
5. 两个人的目标不一致。
王自如点到为止,要的是事实,要的是罗锤子承认错误就收手了。——从整场争论你可以看出来,王自如是抱着尊重老罗的态度讲道理的,一直「罗老师」云云,他作为一个后生,礼仪已经做足了,但问题是这不是一场礼尚往来的串门,而是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
但罗锤子的目的是通过迂回打击、避重就轻等上述一系列手段,达到放倒王自如品牌的目的。
6. 王自如被带进套的事情。
三个手机屏幕色彩验证角度不一样的地方。罗锤子辩解自己手机屏幕在不定角度下有色彩偏差问题的时候,除了三款不一样的手机对比、三台 T1 对比之外,他有没有做三台 iPhone(或其他手机总之三台手机一样)在不定角度下的色彩偏差问题?这是典型对比测试时取样偏差的误导手法。
7. 「是的,这个问题我们承认,下一个」的问题。
拉低观众预期,典型的「强势弱者心理」,这个心理我慢慢写。这儿很有意思,老罗一直不承认不承认不承认,当实在搞不定了时候很小声的一句「ok 这个问题我承认,下一个」,很容易就让王自如觉得「哦你承认了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但问题是老罗迅速就进入下一个话题的状态了——观众谁还记得这个问题上的结论?
而这个结论不就是王自如需要强调的么?它意味着两点:1 老罗你的手机就是有问题、2 我们就是客观的。第二点是隐藏属性,但它的重要意义要超过第一点很多,它意味着扳回王自如的测评在观众心中的形象。
8. 持续怀疑对方那些自证成本过高导致没有实证的问题。
比如罗锤子说送评的那些手机硬件和软件版本都跟量产机完全一样的,这完全可能是胡扯,他怎么知道?但是王自如就只能老老实实「暂且相信」——因为他也没办法否认它不一样。而如果是罗锤子的话他会怎么做?他一定会第一时间质问「你说是一样的,那你怎么证明它是完全一样的?谁能保证你不是胡扯的?」
这种问题很容易让人下不来台。很多产品经理改需求的时候都会被技术或者其他人以这样的理由驳回吧「有数据结论么?有做用户调研么?老大同意了么?」你想想看随便哪个需求这三点给你一拍,你回应不回应吧,回应的话这三个问题的回复成本够你一个产品周期了;不回应的话别人觉得你公信力不够。
9. 一个基础问题——战场应对能力不一样。
王自如做测评 2.0 的发布会的时候都很紧张,他明显没什么在公众场合做实时演讲的能力,临场应对就很弱。这也是一个套,是一个从一开始就下好的套。老罗自己知道自己临场应对能力好,所以约架直播,一直播好嘛,主场优势,玩你够够的。
10. 在遇到所有可能遭他人质疑的地方先自打脸。
比如「我一个老师出来做手机,做次了很正常,做好了那是奇迹」。但别忘了他可是一直拉着其他手机垫背的、动不动拿自己跟苹果比的。
11. 死抓没必要的细节。
这点比色温的时候大家已经看烦了吧?我现在还在看着,已经在这个问题上扯了 20 分钟了。我没耐心听那么多,你也没耐心吧?
打个你知道的比方,这就好比花一年时间调研 4 度的可口可乐和 6 度的可口可乐哪个口感更好。对于「用户体验」来说当然是件喜闻乐见的好事儿——但是老罗你家手机那些更严重的毛病处理完了么?
12. 「你给我一个理性的理由,你不要在这儿跟我耍贫嘴」。
注意这是老罗刚刚说的话——但是老罗自己说的自己做到了么?
- 一个劲儿说对方不道德,绝口不提自己不道德。
- 一个劲儿说对方插自己嘴,绝口不提自己插嘴。
- 一个劲儿怀疑对方的客观性,绝口不提自己的一片主观臆断。
13. 王自如终于提到重点了(但他没有持续强调这一点,或者他压根忽视了):
「即便我把它摆平了拍它依然是差的!」
14. 21:30——关键来了,王自如「我们测了很多手机」,老罗直接一句「我不相信你」。
看官们往上翻看我第 8 条写的什么。还真他妈让我说中了。
15. 21:07——老罗要求王自如把细节公布。
要知道大公司公布一些技术或者工艺细节的时候,都是在首先保障自身优势不会被轻易抄袭、反超的前提下才能公布一部分,注意是一部分。
而老罗这里是在给王自如下绊子,正如他提到的「这个问题留给观众回答,你不用回答」,他的目的就是这样——「你拿到四大手机厂商的投资,你会不会吃人嘴软我们不知道,我们也不去揣测,要么你自证清白,要么你就不要怪大家怀疑你」。
这是很正常的心理,但罗锤子利用这种心理去刻意放大观众对翔哥的不信任感,就酱。甚至于说这儿耍了个心计,嘴上说着「这个问题留给观众回答,你不用回答」,其实观众都知道「老罗肯定指的就是他吃人嘴软嘛」,还得带一句「你不用回答」,也就是说「对我们都会怀疑你,但我们不给你澄清的机会,我们下一话题。」
16. 21:20——诛心了。
提安兔兔的事情。不多说了,网民是好骗的,比如一个公务员带块表,那他肯定贪污了无疑。这又是一个动机怀疑,而且是一个黄泥巴掉裤裆里你永远不可能通过自证让别人相信你的动机怀疑。
17. 人身攻击,以怀疑动机为主。
我忘记从哪儿看到的这句话了——当你想让一个人身败名裂,你就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怀疑他的动机。动机这种玩意儿是没法自证清白的,所以警察知道这人混蛋,但不能立马干翻他,直到看到他确实拿着刀对着人的时候才能下手,因为这时候你才能定义他「有动机」。
18. 21:22——人生忠告了。
你们有没有觉得很熟悉?家长式思维「我跟你说啊年轻人,我经历过的东西比你多多了,你还嫩着呢」。你厌恶不?
19. 21:26——扒历史。
王自如做评测、修手机、做咨询顾问,所以他以前点点滴滴的利益相关一定都会体现在现在所做的事情里对吧。所以看官们,按照这种逻辑,下次再见到谁学日语,他一定是为了看 AV 无疑了!!!
20. 跟旁观者套近乎。
哈哈哈哈哈我又想起当初在腾讯实习生培训第一课时候玩的那个蓝红游戏,因为当时我就是这样子耍手段的。
21. 一直试图主导大局。
自己做主持人控场啊,虚情假意嘘寒问暖啊,这招我记得周立波也很喜欢使?
然后说王自如吧。
这是一场老罗发起的挑战,所以一开始就注定老罗会带着正常节奏往前走——因为老罗做的那些「准备」就是从王自如的测评里找毛病然后让王自如解释的,王自如没有任何机会主导啊,该测的都测了,该说的都说了。他注定只能被动接受老罗的一次次打击,只看他能不能通过论述来维持「原判」了。
他有一点没做好,就是以总结的方式让老罗承认没一个问题。
- “那我们这一个问题的结论就是,罗老师您承认锤子手机是目前最不耐摔的手机了对吧?也就是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测评结果是对的对吧?”
- “那我们这一个问题的结论就是,罗老师您承认锤子手机存在静电击穿的问题对吧?也就是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测评结果是对的对吧?”
- “那我们这一个问题的结论就是,罗老师您承认锤子手机的屏幕存在色温差别问题对吧?也就是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测评结果是对的对吧?”
- 用好这个结论句式,是逼着老罗在观众面前自己把自己脸打肿,让他开始那些试图通过避、绕、消和人身攻击来掩盖问题的行为彻底无用。
因为下这个结论的意义不是在于两方确认,更重要的是在第三方——8 万实时观看对战的观众。
老罗一个劲儿打压,就是为了自己在气势上占上风,所以王自如得把气势扳回来才能得到看客的认同和重视,今儿也会重视那些问题,从而保证“锤子手机就是有那些实实在在的问题并不是某些人的主观臆断”这件事情板上钉钉。
最后讲几个事情。
1. 法庭庭审的时候,有一条规定叫做「当事人不得自证」。
2. 法庭庭审和普通辩论的时候,也有一条规定就是在一方合法的阐述时间内,只要其没有对另一方刻意发生侮辱、挑衅、污蔑及对公众进行刻意误导的行为,另一方就不得将其阐述打断。这条规定保护了双方在阐述观点时的论据完整性以及局面的可控性。
3. 我们老说年轻人不要在意一时的输赢,自如以后对这场论战如果能展现淡定、笑纳的态度的话,会给老罗相当大的一次打击——因为一开始王自如就有个优势,他年轻。在国人的观念里,一个老前辈跟一个后生争论,尤其还非常没有礼貌,这是会相当掉价的,反而衬之,如果这个年轻人能够表现的大方自若的话,则会瞬间提升自己在众人面前的形象——礼貌、大度。
4. 产品经理有项能力叫做「沟通」,沟通的意义在于让两个站在不一样角度看事物的人能够了解对方角度,从而使双方能够从一致的起点出发,去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但现实不会有那么多的理想态——比如对方就是不想和你沟通,你怎么办?
5. 再谈动机。雷军投王自如为了啥?只有他自己知道。王自如有没有暗箱操作?只有他自己知道。王自如老这么高调是不是就是为了营销而不得不做出的姿态?只有他自己知道。
动机这个东西是很难去取证和判定的,或许这个人以前杀过人,但他现在对小动物都宠爱有加。而当争论的人(尤其看客)在一个无法取证的动机上争论不开的话,这个话题就永远没有结束的时刻,这场争论也就失去意义了。所以,客观、理性的态度是,不要随意揣测对方的动机,只谈有的、看得到摸得着、不会有变化的既定事实。
6. 不要试图跟流氓讲道理嘛。
7. 如果你以后也有跟人谈判的机会,开始之前记得做两件事——1 把录音笔开关打开放在旁边确保他能看到;2 手里拿个本子和笔随时记录他暴露的问题。
曾经我是个罗粉,不折不扣的罗粉,我喜欢他直爽、有骨气、不妥协。这个我在以前的某些答案里写过。
而我在以前答案和文章里也写过我粉转黑的原因,就是从砸西门子冰箱一件事里,我看到这个人的直爽、有骨气和不妥协竟然都只是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他口口声声代表的那些「受害者」和粉丝们只是他用来给自己推波助澜的工具时,我觉得这个人心底简直黑烂了。你肯定要问为什么?原因就是——不止他家冰箱坏了,他砸了,他闹事儿了,他满意了, 那些被他代表过的西门子冰箱受害者们获得过什么赔偿么?看到底,整件事做完就他自己得益了,你们就是棋子嘛。(就这么简单?哎还真就这么简单,人心都是从小事看出来的,你以为呢。)
有人骂雷军,骂这个骂那个,我也骂过,但骂完了以后我发现那是因为我不是他的主要用户群,而这些大佬面对他们的用户群的时候都是一副好态度对待,最起码是很明确的「我赚你钱但我不耍你,我确实给你提供服务」。而老罗是什么?他把自己当作上帝——「跟我走你们就能获得人生的真谛,肚子饿和身体冷那都是暂时的,扛不过去只能说明你是个弱者!跟我坚持下去,你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这不都是搞传销的人才用的洗脑手法?
回头我会把这个答案细细梳理清楚的,现在麻烦各位看官做一件事情:
现在就想想,到了明天,关于这场争论,你还能记起来的是什么。
天亮了我回来公布一下最后这句话的意思:
这场论战最初发起时,大家都觉得两个人是要对峙锤子手机那些毛病到底切实不切实。但这场论战结束后,大家只会关心王自如的测评到底客观不客观。老罗要的就是这个结果。他花了一晚上时间拿脸和人品换来了品牌的屹立不倒,而且应该可以附带给“中国目前最有影响力的手机测评”一记重击。
狠,真狠。这是拿命在拼了。









以下是各方阵营在网络上的精彩观点:
@青岛新闻广播朱宇 :看完 3 个小时的“辩论”,两败俱伤,一地鸡毛。老罗的狠毒算是看的清清楚楚,这样的人千万不能做一丁点的朋友,连生意都不能做!王自如的视频从第一个 mac 开箱看到现在,为观众带来太多中肯建议,但盈利模式这步走的太仓促,裹挟一个团队的领导者不容易,但继续挺你是一定的 。
@闹个名字太麻烦了哇 :如何才能在与人争论时做到偷换概念?如何才能脱掉礼貌的外衣露出你纯真的兽性?敬请百度《罗永浩舌战王自如现场视频》,让老罗为你亲身示范,包教包会。
@小麦_君 :虽然罗永浩赢了气场,却输了观众。整个直播,罗永浩给人感觉是一个强势而又蛮不讲理的人,不懂谦卑,也毫无情怀而言,更无所谓的工匠精神。姜还是老的辣,小白兔哪儿斗得过老狐狸。虽然王自如也不一定就是小白兔,但人家不否定客观事实,拿投资也是很正常的事,是人都得有饭吃。
@御宅婶 :老罗给王自如上了一堂活脱生动的课啊!老罗依然风骚不减!“咬死不放”和“挖你祖宗坟”技能几乎无 CD 不停施法。(看了 ZEALER 快 3 年了,现在看“ZEALER”远远没有以前看“ZEALER”来的舒服,是缺少以前那种“青涩”的感觉,还是说对现在的“成熟”不适应?是自己坏掉还是"ZEALER"变了?..还是打 LOL 算了)
@老张呢 :“罗老师,我们说一下这个……”“你知不知道我们多努力?!除了苹果三星大家都是这样的!”“罗老师你听我说完……”“大家都这样你凭什么说我?!”“罗老师……”“你就是收钱黑我了!”“罗……”“你傻逼!”“……”“你闭嘴!”………………
@红蓝拥趸 Freedom :晚上为了看老罗对质王自如,连恒大比赛都没看,整整在电脑前坐了三个点。首先为老罗的口才点个赞,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完全脱稿(仅靠演示版背后的一些关键提示词)就连续不断的讲了将近三个点。老罗基本把各个问题都说的很明白了。有些问题的确存在。
@叁拾叁畫生 :转: 罗永浩为了证明王自如是个流氓,不惜得罪整个手机行业的灰色收入模式。而王自如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流氓,咬死了不说供应厂商以及合作厂商的名字,由此看来,王子如是一个有职业道德的流氓,而罗永浩是一个看起来没有道德但恰恰是最有职业道德的厂商。因为今天他告诉所有人一个事实,什么叫知情权。
@小钟是果粉 :@罗永浩 在讨论屏幕阶段不仅没怎么让@王自如 ZEALER 阐述观点,而且也没有听王自如阐述的仅有的几个观点。他将 T1 定位为全世界第二好用的手机,但又一再强调“除了苹果和三星,有哪一个...”,1) 不除开苹果和三星,T1 就不是“第二好用” 2) 这句话已经说明罗永浩没有将 T1 看成“第二好用的手机”。
@杨杨杨 STRONG :大晚上看了罗永浩和王自如的辩论视频噢我天!我要心塞的失眠了。。一个做手机的人不好好研究自己的手机,非要带着一堆问题辩解无赖;一个测评手机的人不好好做视频,非要学人家当辩手又说不赢。讨厌罗永浩同情王自如。还有,锤子手机是什么玩意儿从来没听说过。
@周-程 :王自如还是太嫩了,感觉他好无助,老罗咄咄逼人。我又可怜同情刘翔了。老子以后还是买个苹果算了,看你们约架好累,说来说去就是苹果好。。。
@B_sunnyXin :刚刚看了刘翔和杜海涛在网上约架,那种咄咄逼人的气势让人看了很是不爽,果然狗急了会先吠人,然后再咬你两口。王自如能在疯狗面前保持如此淡定可见他素质还是可以的,罗永浩就会自己打脸,明明很屎的手机偏偏要自吹自擂,赢在台面输在台下的人真可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