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并且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当前所有的企业和机构均在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在众多安全产品中,防火墙可谓是一棵经久不衰的常青树,自90年代末引入国内以来,长期活跃在安全市场上。
据IDC最新的研究数据显示,2013年防火墙和统一威胁管理(UTM,在IDC的定义中泛指融合多种安全功能的综合性安全网关产品)依然是中国安全市场中的生力军,其市场份额分别占到了整体IT安全硬件市场的34.9%和25.7%,两项占比之和超过60%。换言之,泛防火墙类产品仍然是当前国内用户进行安全建设时的首选设备。
防火墙的发展简史
根据定义,防火墙是部署于不同网络安全域之间的一系列技术防御措施,禁止非授权的访问以及阻断恶意连接,是其最核心的两项功能。安全专家认为,相比其它安全产品,防火墙的优势在于功能明确,即对网络流量执行放行或阻断,因此用户往往对于防火墙有着明确的功能预期,而防火墙产品也有比较可靠的功能实现。明确的预期和可靠地实现使得防火墙成为用户心中最值得信赖、最好用的安全产品。
事实上,安全环境始终在快速变化,防火墙为了确保其功能预期的可靠实现,也从未停止过自身的演进。防火墙技术起步较早,最早的防火墙技术仅仅是与路由器结合的包过滤功能,而后又发展至应用代理、状态检测等。90年代末,防火墙被首次引入国内,从技术代级上划分,当时的防火墙技术已经发展至第四代,即状态检测防火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