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中国人非常不会开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对汽车性能认识不够
比如中国人普遍有热车的习惯,下面是一个车友论坛的调查,不热车的人只有 7.4%。

但实际上,热车通常有害无益。针对中国人的这种特殊误解,上海大众途观的说明手册中专门有警示:

比如很多人认为汽车越厚重越安全。实际上汽车的安全性与车的重量、钢板厚度没有必然关系。
在美国道路交通安全保险协会(IIHS)公布的最新一期小重叠碰撞测试(一种最严格的碰撞测试)中,看起来很厚重的 jeep 牧马人反而是成绩最差的:

2、不正确使用汽车装置
就在这个月 19 日,南京连发两起车祸致 4 人被撞飞,原因都是不正当使用远光灯引起的。
所以建议买车时,别把注意力光放在“全景天窗、双排气管、LED 尾灯、真皮座椅”这所谓“中国人偏爱的四大件”上。不如把钱用在智能远光灯这种安全配置上。像现在上海大众的新车型凌渡上面就会配有智能远光灯。可以实时监控前方同向或对向来车的位置,实时自动调节远光灯光形及照射范围,防止跟车或会车时对前方车辆驾驶员视线造成干扰,大幅提升行车安全。
3、驾驶方式错误
腾讯汽车做的一项调查中,有 44.7% 的司机“经常把右手放在排挡杆上,以便及时换挡”。这不但给驾驶安全造成很大的隐患,还对损坏汽车。怎么损坏呢?我们再看途观的使用手册:

另外在超速驾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这三个引发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原因中,中国司机做得都不好。还是建议买车时别把钱花在一些炫耀的配置上,而是多采购一些主动安全装置,比如疲劳提醒功能。帕萨特等很多车型上都有疲劳提醒功能,可以检测到驾驶者的注意力是否分散,并通过声音信号发出警示,同时仪表板上也会显示视觉信息,建议驾驶员暂停驾驶,稍事休息。
造成这些不会开车现象的原因,我认为有三点:
1、中国刚进入汽车社会,对汽车的认识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常识还没有成为大众的认识,反而一些谬误——特别是所谓的“老司机经验”很流行。
2、中国司机的心思还停留在炫耀和炫技层面,没有把安全放在首位。
麦肯锡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人升级汽车的原因中,有 30% 的人时为了“反映社会地位”,在所有原因中居于榜首,而 27% 的人表示“为了满足自己的喜好”。“安全考虑”并不被重视。
另外,被认为“有面子、有感觉”的 SUV 在中国卖得特别好。

中国司机热衷炫技,所以越是开车熟练的人越不守规矩:在腾讯汽车进行的调查中,几乎所有的开车习惯都是老司机差于新司机。另有很多统计表明中国的男司机驾驶习惯差于女司机。

3、中国的驾校培训是应试教育,教练只求通过率,至于学员以后上路驾驶是否真的安全,他们不关心。在一项调查中,有 96.2% 的人认为驾校教练素质差。
还造成了中国独特的“本本族”现象。
总结:中国人开车目前还不是比文明、比安全,而是比车价、比技“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