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冰盾 | 使用条款 | 网站地图
 
陈昊芝:触控不是游戏公司,它会成为一个流量变现平台
陈昊芝:触控不是游戏公司,它会成为一个流量变现平台
作者:冰盾防火墙 网站:www.bingdun.com 日期:2014-10-31
 

陈昊芝:触控不是游戏公司,它会成为一个流量变现平台

目前,中国手游市场上 70% 的游戏采用了 Cocos 引擎,而在收入排行榜上,这个比例更是占到了八成。在这个有市场高占有率,甚至些许垄断性的服务面前,如何利用流量快速货币化,是摆在触控团队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尤其是在触控 IPO 遇阻,同时智能机用户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游戏引擎已经成为触控的核心业务之一。与此同时,完美、网易、蓝港等公司均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资源用于手游引擎的研发。不过与触控相比,这些公司在引擎方面的研发投入更为低调。

  除了 Cocos 引擎外,另一个被国内手游公司大量采用的是 Unity 引擎。也有消息称,阿里巴巴方面已经与该公司展开接触,双方将可能以资本运作或技术合作的方式进行合作。

  手游目前虽然增长乏力,但是从长远来看毫无疑问还会是一个大市场,只不过因为这个市场被过度炒作导致未来被严重透支。而游戏引擎作为需要长期大规模投入的一个产品,一旦成为行业标准,其带来的利益不可估量。

  所以在 28 号的 Cocos 秋季开发者大会上,陈昊芝阐述了触控的定位、Cocos 的行业生态和触控对 H5 游戏的态度,并对触控 IPO、Cocos 商业化等问题作出了明确的回答。

  以下为问答实录:

  问题:有传言称触控要把 Cocos 拿掉之后再去上市,这个传言是否靠谱?

  陈昊芝:我们原来开发者大会叫 CocoaChina 开发者大会,现在我们把开发者大会直接定为 Cocos 开发者大会。其实从 2012 年春季开始,我们每年两次开发者大会,逐渐变成越来越集中在基于引擎、基于 Cocos 这么一个定位上,是因为这是我们整个触控核心的业务或战略。

  触控既有的游戏业务做得还不错,同时还有引擎。对一个互联网公司而言,占有率是唯一的指标,因而我们很强调引擎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事实上,我们每年的占有率都在提高。在日本, Cocos 一年前只有不到 10% 的产品会用,而今天是 50%,包括日本目前第一大手机游戏公司的游戏后续版本也开始用 Cocos 来制作。总之,占有率是我们目前在引擎业务上的核心追求。

  至于 IPO,只能说 Cocos 是未来我们公司成为真正行业标杆型公司的一个基础,这是不可能被拆出去的。引擎业务和游戏业务互补性非常强,现在的感觉越来越明显。所以我们还会非常专注地继续在引擎上面做投入。

  问:我们比较关心 Cocos 引擎如何实现商业化的问题,请介绍一下整个生态。

  陈昊芝:整个引擎业务每年成本超过 4000 万,今年我们投入 1 个亿。对于一个早期公司而言,这个成本非常高。商业化部分,今天会上已经可以看到一些苗头了。

  一是亚马逊、facebook、google 的服务都通过引擎植入到我们开发者的工具里面,开发者可以非常容易去做选择,而触控在这里会和上游,即亚马逊、微软、facebook、google 进行分帐,也就是说我们在对开发者免费的情况下可以从上游获得收入分帐,比如云服务,还包括国内的一些服务。

  二是今天市场上,我们从 2014 年 Q1 就看到了一个让我们当时比较惊异的报告。工信部说 2014 年的 Q1,中国智能机出货量同比下滑,这是中国智能机三年发展过程中第一次出现下滑。2014 年的 Q2,我们又看到了一组数据:80% 以上新增的智能机销售是以换机为基础的,新增的智能机用户从 2013 年 Q2 的 60% 变为 2014 年 Q2 的 15%,整个市场迅速地从增量市场转变成存量市场。而这种存量市场,会让所有人都面临流量稀缺的问题。而流量的稀缺所导致的,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市场迅速整合,发行商的减少,研发商目前虽然众多,但真正挣钱或过上不错日子的却不多,尤其是小 CP 出现更难。

  三是厂商,第三方市场流量和用户的争夺越来越厉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推出了 CocosPlay 模式,从 7 月份到现在三个月时间,我们拿到的数据还是非常强悍的,商业化最重要的一个节点,CocosPlay 可以证明同样一个游戏,比如刀塔传奇用 CocosPlay 的模式小包通过广告平台投放,它的转化效率是 108M 的大包,300% 以上的下载转化率。这就意味着其实同样的流量成本获得的下载规模会提升 3 倍。如果是同样的下载规模,流量成本会降低1/3,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CocosPlay 就是基于 Cocos 的虚拟机,最具像的描述就是以前我们玩任天堂的红白机游戏,在电脑上装个模拟器就可以玩了,而 CocosPlay 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它可以让所有 Cocos 开发的游戏在 CocosPlay 运行。

  所以,我们在做的第一件事是让流量成本变得更低,获取变得更容易。比如原来流量只能从第三方市场、厂商、应用宝或者微信获得,而现在一些像优酷、“今日头条”、“智能陌陌”等有着大量用户的平台会开始释放它的用户和流量,这对游戏开发者而言非常重要,而且也是明年整个市场格局变化的一个支点。

  关于 CocosPlay 模式,以三星的 Tizen 为例,用 Tizen 系统的手机是没有游戏支撑的,因为不会有开发者为了一个刚刚启动的系统去做游戏的研发,但是 Cocos 这种技术可以支持今天所有安卓上的游戏直接跑在 Tizen 系统上,不用做所谓的移植。我们现在做的,就是这样一套虚拟化的技术。

  今天 facebook 在 PC 上游戏业务非常好,而在移动上,facebook 的游戏业务却几乎为零。现在,像 facebook,包括百度,甚至腾讯的浏览器,也可以嵌入我们的虚拟化技术,让游戏不一定要安装才可以跑。

  理论上而言,未来两年到三年,市场里有一个最重要的变化,就是 4G 的流量成本在无限下降。所谓无限下降就是,从前我在 3G 的时代,一个月 500 元话费最多支持 2 个G,3 个G,最多 5 个G的流量成本,但今天同样 500 元,在 4G 下,能让我有 30 个G的套餐。在此条件下,优酷、土豆、搜狐都提供了运营商流量模式下的包月服务。触控的 CocosPlay 也完全可以像视频网站一样,让所有用户免流量地去享受这些游戏,不需要安装即点即玩,更像手机上的页游。

  今天手机游戏市场是全球市场,产品品质非常高,对用户生命周期非常重视,单产品的收入规模增长非常迅速,实际上这是触控在引擎平台货币化最重要的一个节点,而这个节点我们之前没有真正去描述,说实话它存在一定的风险,容易被误解为一个竞争对手。而今天我们却能比较坦然地说,这和像原来我们做引擎的方式是一样的,我们希望这个东西的技术标准被所有平台接受,可以让开发者只要在他的产品上做一个设置,就可以在更多的平台上、在更多的市场上跑起来,比如 windows phone、windows、Tizen,这些都是我们在做的事情。

  问:CocosPlay 现在主打的一个是分包下载变成一个很小的包,您刚才也说今后 4G 成本会无限下降,这种模式是变大还是变小?Cocos 也有自己的 JS 版本,向客户端发展的话,这几种技术怎么融合?

  陈昊芝: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无线带宽的迅速下降不代表无线带宽的稳定性是可有保障的。

  小包在任何情况下,第一个面临的是用户体验层面的问题,10 秒钟进去还是 1 分钟进去,是有本质区别的。所以从体验而言,小包永远会比大包有优势。

  中国今天卖的最多的手机是 1G 内存、双核或者 4 核,MDK 芯片,8 个G的 Room,这是最典型的中国 70% 占比以上的手机配置。这种手机就会有一个问题,今天一个刀塔传奇解压以后是 300M,如果今天把刀塔传奇都下载下来,再解压 300M,发现你的手机里面装 10 个游戏就满了,但 CocosPlay 模式是只要你玩到第一个场景就下第一个场景,只要你玩到第二个就下载第二个,如果你不往后玩了,后续内容是不填充的,这样对于用户本地空间的节省也非常重要。所以第一个是体验,第二个是本身对于中国市场设备状态的适用。

  游戏市场将来一定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前段时间微信上出现一些小游戏,轻型的,说白了就是全民游戏,就像我们提供在线版本 JS 的编辑器,可以编辑完成以后直接发到微信上面去,每个人都可以这么用。包括今天我们整合发布的 Cocos1.0 版本,Cocos1.0 版本也不叫 Cocos2d-x,也不叫 Cocos Studio,叫 Cocos1.0,为什么?大家可以上 Cocos.com 上直接下这个包,下完了以后,发现 windows 上自己就可以装了,你放两个按钮进去,都不用做任何编码,就可以让这个游戏在你的手机上跑起来,在座所有人都可以做一个自己的游戏,至少让它能跑起来,显示桢数,而且上面一些按钮可用,点击有反馈,10 分钟就可以搞定。

  这的确让游戏的开发门槛、配置门槛进一步降低,但不代表这个市场变成全民的。因为游戏最终还是商业模式,所以今天如果没有真正用户付费,就变成自娱自乐了。除非你是一个创意形式,你的游戏有非常大量的传播,在上面卖点广告,也没问题。

  问:Cocos 游戏引擎发展,令游戏开发越来越简单,将来会是一个游戏开发大众化的时代,这种变化会怎么影响游戏行业的格局?触控怎么看待这个过程中自己的定位?

  陈昊芝:开源、可控、高适配、高适用,这些都是 Cocos 的特征。所以我们的定位也是如此。

  至于触控,其实一直以来,我们都把自己作为互联网公司去经营,基于互联网的平台提供免费服务,通过聚集人的力量获得所谓真正的势能。实际上像触控无外乎就是通过免费开源的引擎,让更多的开发者获得就业或创业,甚至于成功的机会。我们认为就是互联网模式。

  我们游戏业务占比很高,腾讯有将近十年时间游戏业务超过它营收的 70%,但没有人说腾讯是一个游戏公司。对于触控而言,过去其实真的是游戏业务为主,我们今年是一个转型阶段,从游戏为主体,目前变成通过流量经营,通过开发者运营,或者通过更多产品接入,变成平台属性的定位。这部分是有游戏业务的互联网公司,或者说我们不仅有游戏业务,还有目前的平台业务。这是我们对自己的定位。

  问:今年 H5 游戏非常火爆,触控有什么计划吗?

  陈昊芝:其实 H5 游戏的火爆是一个表象。因为 H5 游戏到目前为止只能支持轻型产品。

  H5 的核心问题在于加密和性能,在于开发者的群体数量。今天我们看到微信上有一些 H5 游戏火了,但这些游戏非常轻量级,也就是说一个程序员一天就可以做出来,我们甚至可以作出几个来。实际上对这个部分而言,最终市场需要的是可以在浏览器或者可以在微信上跑出原生性能的技术支持,而这部分我们最近跟百度,跟国内一些第三方浏览器厂商在全面推进合作,接入我们目前 Cocos 对于游戏原生型的支持。也就是说将来你在这里面不是看到简单的小游戏,而且看到可能是今天的刀塔传奇,不再担心性能,开发者不再担心所谓的安全,我们跟运营商合作,把页面支付技术都已经开始做得比较成熟。

  H5 其实有其局限,但 H5 目前的蹿升反而是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大家对于流量所谓的获取是非常饥渴的,因为通过 H5 游戏,反而可以带动大量的流量获取,这是核心价值。

  问: Cocos 开发社区平台里有一个服务,服务里主打的产品是让开发者把产品发到海外,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触控的一个目的是将引擎商业化,一个目的是作一种全球化的布局?

  陈昊芝:每件事情都有初衷。当初觉得做引擎这个事情很高大上,后来却发现,早期的 Cocos 代码任何一个高手一个月都可以写下来,后期却要花很多钱。但当时我们无知者无畏,不懂得放弃,觉得这个事情有价值,所以一直坚持到现在。现在看来,它真的可以支持很多开发者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中国的手游市场在全球是最兴旺,而且发展最快的,说实话跟我们的贡献是有关的。

  可是在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会出现短期内的波动、波谷,甚至停滞,但一定为下一阶段爆发做准备。从中国市场和中国开发者的角度,下一个爆发可能是什么?

  第一,真正一些大规模流量的释放和流量成本的下降,这其实是我们今天在推动的一件最重要的事情;

  第二,开发者有没有更多的市场可以让自己的产品上线。所以我们和 facebook 有协议,有专门的绿色通道在那边,可以快速上线。亚马逊也是这样,全球 200 个国家亚马逊商店 Cocos 开发的游戏也可以快速上线,实现支付的接入。而且我们国内版本的引擎上,自动接入了亚马逊的云服务和商店的接口,包括 Google Chrome 浏览器,全球占有率第一,包括 ChromeOS、三星的 Tizen 系统、微软,我们做这些服务根本上是希望帮助开发者扩展市场、扩展用户来源、扩展未来空间。但触控作为一个商业公司,我们希望在这个过程中至少有一个合理的商业回报,这部分我们今天在海外正在进行尝试。

  说到底,中国市场跟海外市场不太一样,在海外发现,诺顿作为一个病毒企业服务可以卖很多钱,公司也很好,但在中国很难做下去,所以 360 在中国会有巨大的占有率。但在引擎服务或技术服务上,如 BigFish 的 CEO,美国的游戏开发者默认一年的营收 10% 是作为技术服务费用支付出去的,这个技术服务不是我们说的云服务托管,而是技术服务,比如有人给你提供技术支持,解决问题,我去买软件,或者买版本,或者买工程师支持时长,每年在美国游戏企业 10% 是做这个的。如果以 Cocos 本身提供给全球这些开发者带动营收的话,全球 100 多亿美金的手游市场,10% 是十几亿,我们占1/10。假设我们的开发者真的愿意把钱付给基于 Cocos 引擎提供技术服务的平台,至少有 5 亿美金的市场,30 亿人民币。这是海外,但在中国不行。

  总而言之,第一,我们帮助开发者提供更多的市场;第二,通过尝试,开发者平台在海外的盈利模式相对容易建立起来。

 

 
最新内容:
腾讯开放平台3.0:旧瓶子装进了“智能硬件”的新酒[2014-10-31]
如果我是阿里,一定把在线售票网站全都收了[2014-10-30]
罗永浩的创业之鉴:产品是1,营销是0[2014-10-30]
HTML5标准制定完成:浏览器大战能消停吗?[2014-10-30]
谁是员工眼里将涨势最快的中国互联网公司?[2014-10-30]
版权,是字幕组跨不过去的槛[2014-10-30]
相关内容:

合作伙伴: 黑基网 补天科技 威盾科技 站长下载 新飞金信 北京电信 ZOL应用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4024464 公安备案号 京1081234 
版权所有©2003-2014 冰盾防火墙  www.BingDun.com 法律声明
总机:(010)5166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