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析机构认为克罗格仅凭出售这些数据就能获得每年1亿美元的收入。克罗格公司对此保持沉默,只是称自己遵循了会计一般原则。根据这些原则,公司不能将所掌握数据作为资产计算,也不能将因收集和分析数据而付出的成本作为对公司的投资。
克罗格公司可以靠这些数据获得额外的收益,但还并未真正充分利用这些数据的潜在价值。比如由于无法在公司财报中体现公司拥有大数据的当前或者未来价值,这部分内容在投资者眼里实际上成了盲区,往往会让投资者低估公司发展潜力。
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靠信息交易和大数据分析工具来拓宽盈利渠道,但如何将大数据作为一项资产来评估?这在当前的商业界中还是空白。要评估大数据,公司需要对自己数据的保质期做出估算,需要持续跟踪其价值以及随时可能发生的变化。想要对比如工厂厂房在内的有形资产进行估值很容易,但对大数据潜在价值做出估算方面好像还没有先例。
无形资产
相当于大半个欧洲GDP
美国费城联邦储备银行经济学家伦纳德·纳卡穆拉(LeonardNakamura)在一项研究中称,所有商业公司的无形资产总和估价高达8万亿美元,相当于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三国GDP的总和。这些无形资产中包括专利、商标权和版权,还包括大数据。
这些无形资产在全球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正在日益重要。比如在过去几年诸如谷歌、苹果和三星等科技巨头发起的一系列并购、诉讼,本质上都是围绕着专利权的归属问题。但这些无形资产都没有出现在公司财务报表中。
“我们希望有更多关于无形资产的会计信息,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公司正在如何投资于未来增长。”纳卡穆拉说。
鉴于如今的经济结构越来越依赖信息和知识产权,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在致力于更新会计准则。早在2002年和2007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就曾两次对无形资产的问题提出过讨论,但每次都在分歧前不了了之。直到今年9月,委员会的一些顾问再次提出了这个问题。
“许多公司真正的潜力并未体现在公开披露的信息或者财报中。”道衡公司投资银行部经理格伦·克尼科(GlenKernick)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