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能找到一张 2010 年的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图,再和今天的世界对比一下,你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例如一些曾经辉煌的手机厂商退出了舞台,一些新兴势力则迅速填补了市场空间;为亡者而鸣的丧钟尚未响起,新贵们的庆功宴上早已鞭炮震天。
1. 2010 年第一季度,距离 iPhone 一代上市已经过去了两年半时间,但诺基亚依然占据着市场第一的宝座,以 38.8% 的“身家”睥睨群雄;
2. 那一年位列第二的是黑莓。这家今天已日薄西山的企业当时占据了全球 19.1% 的智能手机市场;而如今的皇者三星,当年只有 4.3% 的市场,是个毫不起眼的后来者;
3. 后来的江湖天翻地覆。两年后的 2012 年第一季度,诺基亚市场份额快速跌至 7.8%,黑莓则同步缩减到 6.4%;
4、三星在 2012 年第一季度占据了 28.8% 的市场,中国手机厂商也从那时开始崛起于江湖。
如果我们删掉所有的过程,仅去对比四年前的市场和今天——你会发现诺基亚与黑莓加起来 57.9% 的市场都已消失殆尽,而苹果则很有趣的在四年前和四年后保持了近乎同样的表现(15.7%-15.5%)。
也就是说,过去四年智能手机市场的改朝换代中,苹果没有在份额上占到任何便宜。
那么,诺基亚和黑莓吐出来的智能手机半壁江山,到底被谁瓜分了?
答案有点出人意料:中国人和韩国人——他们才是这场战争的赢家。
三星从四年前的 4.3% 增长至四年后的 30.2%,中国大陆手机厂商从四年前的“零起点”,扩大到四年后的 15.7%。水田拔藕,藕去水满。有输家,就一定有胜利者。
如果我们一定要在中国人和韩国人之间,再决出一个胜负,那么,现在的胜利可能属于韩国,但未来,中国人的机会更大。
三星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近三分之一的份额,成为今天的“老大哥”。但细心的你也许会从图表中发现,早在 2012 年 Q2 三星的份额就超过了 30%,但此后两年时间里,再无突破——三星遭遇了自己的天花板。
而中国厂商的份额则一直保持螺旋式增长。随着国内厂商出海速度的加快,在更广泛的新兴市场,中国手机有机会获得更多顾客的青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