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在硅谷@为您报道最前沿趋势
独立、敏捷的中美科技观察,硅发布微信号Guifabucom
市面上已有的很多碎片化信息有价值吗?有,但不够。我们一直在思考怎么给我们用户带来更深价值,美国科技业趋势分析是我调研下来中国市场所匮缺的最大需求之一。
今天这份报告还有非常多不成熟的地方,但基本已代表我们分析模型,即从上游的投资、中游公司和下游的市场反映美国科技业变化。以下为硅发布对过去两周美国科技趋势的主要观点(8.3- 8.17/2014),供国内所有科技领域决策层参考。
1)中国创业者/开发者可能需要重新评估 iOS 和 Android 平台,有可能的话,考虑加紧 Android 开发。
我最近玩上的几个 App 都是先做 Android 而不是 iOS,似乎美国市场已经到先做上线 Android 市场而非 iOS 市场的分界线,这和我几年前的采访不太一样。
4 年前,美国开发者告诉我:从获得收入而言,选择 iOS 而不是 Android 平台,肯定是更具商业头脑的一种选择。但随着苹果的封闭,干涉太多但创新少,以及 Android 的进取和大面积铺开,局面在这四年发生很大变化。
我不确定 Android 目前给开发者带来实际收入如何,但来自市场研究公司 Net Applications 数据,Android 总流量在本月初首次超过 iOS,这是 Android 流量在历史上第一次超过 iOS。
Android 为 44.62%, iOS 为 44.19%。长远来讲,开发者有可能不再将苹果 iOS 作为 Priority 而转向 Android,从而使 iOS 沦为二级平台。
2)国内做平板电脑和非大屏手机厂商注意:未来大屏智能手机会占绝对主流,非大屏手机和平板电脑,都将被削弱市场份额。
如果考虑成本,四年前我就觉得 PC + Smart Mobile 已经够我这样的人干所有事,iPad 买来纯属摆设。当时,大屏三星还未崛起,现在我在用三星 Galaxy S5,不得不说它非常好,一改我对 Note 1/2 的糟糕印象。iPad 同样被我扔到不知道哪里去,也就是说:大屏 Smart Mobile + PC 是我绝对两件套。
今年 4 月,硅发布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苹果秘密文件:消费者想要我们没有的东西》,里面提到苹果去年初已承认三星在消费者市场的前瞻性能力,这里的前瞻能力主要指“大屏”。
这两天 BI 旗下智库/市场研究公司 BI Intelligence 发布报告:明年大屏手机(具备 5 到 7 英寸显示屏)销量会超过非大屏手机和平板电脑销量,整个手机业向大屏化发展。这部分手机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 27%,超过智能手机同期的 15% 增幅。
3)视频行业有福:美国在线视频广告市场数据显示一片大好。
硅发布去年 10 月曾写过一篇文章,叫《有技术实力和精明的家伙都去了 Youtube》,预测 Youtube 收入情况可能已经到一个临界点。结果这篇文章“吧嗒”一下把我们网站给搞挂掉,巧的是半年多后,在 Twitter 和朋友聊天,提到 Youtube 上视频广告现在每次点击值多少钱,我获得的一个数据是:大概 10 美金到 20 美金。
视频广告是所有数字媒体广告最值钱的一种,但也是发展速度最快一种。同样 BI Intelligence 发布报告,我看到的几个最具价值核心观点:
1)去年视频广告浏览量暴增,月均同比增长 100% 以上;2)视频广告平均点阅率居所有数字广告形式之首;3)视频广告价格将出现拐点。过去包括现在,在线视频广告都比其他形式数字广告贵,而且不是贵一点点,但随着越来越多出版商进军视频业务,开始接纳植入广告,它的价格将稳步下降。
1)企业级投资方面,中美之间差异较大,仅供参考美国情况:热钱再度涌入企业级投资,2014 年上半年飙升至 54 亿美金,相当去年全年投资额。
去年 4 月,我和 IDG 副总裁牛奎光(IDG 专事企业级投资)、北极光创投董事总经理杨瑞荣交流,硅发布曾发布一篇文章,名为《占比逐步靠美,中国企业级投资进入缓慢变量期》。时隔一年半,美国产业再现新动向,热钱涌入企业级投资,今年上半年飙升至 54 亿美金,相当 2013 年全年投资额。这些资金大部分被投向金融数据技术领域等。
与此同时,伴随投资激增的另一面是投资速度放缓。2013 年第二季度,投资者共投资 328 个初创企业,但 2014 年二季度减少到 205 个。一种观点认为:这种数据显示行业已进入一定成熟度;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这仅仅是开始,大家可以根据自己 insights 参考分析作出判断。
这里特别提一下后者逻辑:从 Salesforce 开始,卖软件作为在线托管服务已有近十年历史,但那时迁移到云上不是业务核心运营思想,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 Salesforce 抢起年轻云公司就像 10 年前甲骨文,为什么微软那么重视云,为什么 IBM 和苹果成为合作伙伴去给移动商务用户提供软件,以及为什么惠普在积极撮合谷歌想和谷歌在这方面一起做点事。
2)从这两周美国获投融资的初创企业类型看,最踊跃主要有几类,云计算和大数据公司、移动电商、与租车有关消费者市场,以及移动安全领域。
移动电商方面,又主要与下面关键字一个或几个有关,分别是:“女性(时尚)”、“二手”,和更好设计的流程技术如支付。
Two Tap 就是属于第三种类型的一个例子,它为合作商家提供统一购物车,我们这些用户在 Two Tap 填好信息,以后在哪个应用或网站买东西,只需要登录到 Two Tap,不用再一遍遍填写购物车里的地址、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我准备下周来测试一下。
另外与食品方面的投资和并购也很踊跃。食物链领域有几个重要的方向:第一,美国人点餐正展示出一种越来越不想说话(电话)而直接用鼠标产生结果的趋势,这也造成在线订餐服务的兴盛,除 Seamless、被 Square 收购的 Caviar 等外,上周在线订餐服务 Foodpanda 获 6000 万美元 C 轮融资;
第二,外卖物流背后的整个大背景或者说概念提升是大数据的应用,其实不仅是外卖,所有涉及物流层面公司,包括垂直生鲜电子商务,硅谷新秀都在通过大数据重塑旧概念。具体做法是通过对用户数据进行分析,使外卖或物流能提前预测哪个地区、什么时间用户订单会如何,以提前调整运力并缩短用户等待时间,这里也包括运输的路线优化。第三,还有一种方向是实现让用户提前点餐,硅发布本月中曾写过一篇文章,叫《杰克.多西要带 Square 走向何方》,Square 秘密推出的 Square Order,已经或者方向正是希望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所有上述方向都是围绕如何给用户或商户创造价值,实际上,我还看到过一个新出来的 App 玩意,它做什么呢?它的客户主要针对中小饭馆老板,然后专门让他们用这个 App 每天来看和比较其它邻居餐馆的客座率等等,思考自己的服务怎么能够跟上。
3)社交网络和广告商的结合越来越紧密,部分巨头可能渗入网络零售市场。
除了继续通过并购或其它技术方式对用户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以更精确投放广告外,社交网络巨头新动向是在用户端层面直接设置“购买”按钮。7 月 28 日硅发布曾有一篇文章,叫《为什么我说忘掉 Facebook 的移动收入》,提及 Facebook 和 Twitter 都被曝光正做类似内测。
广告主品牌营销其实有几个环节,分别是:Awareness(意识到)、Consider(考虑)、Understanding(理解)、Try/Retry(尝试、反复尝试)以及 Loyalty(忠诚)。前面三个价值,更多在显示广告身上体现,而谷歌搜索广告通过“keywords”,做的其实是最后两个。
通常,对广告主实际转化率而言,这里的价值链越靠后越好,也就是说,Facebook 能提高每个广告商的 ARPU 值,结果是广告价格上涨;第二,社交网络可能在线上创造出一种在商场购物的新电商体验,几个朋友叽叽喳喳:你觉得这个东西怎么样?转换到网络,就是@一下某个朋友。社交电商化是最近美国社交业正透露的一个信号。 |